一年一度的“双十一”促销活动已然开始,各大商家纷纷开展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,各种玩法层出不穷、各种福利应接不暇,为使广大消费者买的放心、买的省心、买的安心,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,规范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,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秩序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》《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》《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》等规定,现对网络交易经营者提示如下:
一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
平台经营者要落实各项审查核验义务,督促平台内经营者“亮照、亮证、亮规则”。要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的管理和服务,对促销活动中发布的商品或服务信息进行检查监控,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依法采取必要处置措施,向市场监管部门报告并协助查处。
二、严格规范促销行为
加强促销规范性,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,禁止采取“先提价后打折”、虚构原价、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。
三、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
不得通过排除、限制竞争及妨碍、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等,不得存在“虚拟中奖”“内定中奖”等虚假促销行为。
四、禁止发布违法广告
加大广告审核力度,不得借重大活动进行商业营销炒作。不得发布虚假广告、低俗广告,不得发布未经审查批准的医疗、药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、保健食品等广告。加强对直播促销行为的管理力度,避免假人气、假优惠、假商品等直播乱象。
五、坚决守住安全底线
严禁销售假冒伪劣商品,禁止销售禁限售商品,及时下架涉军、“专供”“特供”商品、勋章奖章纪念章、含金银箔粉食品等违法违规产品。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应当符合保障人身、财产安全的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。
六、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
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诉受理、处理和反馈机制,防止发生集中投诉,妥善解决网络交易纠纷,确保消费诉求能反映、矛盾能化解、权益有保障、消费有信心。
对消费者提示如下:
一、精选平台,注重网店信誉
要精选购物平台,不要轻易登录陌生网站、点击不明链接,不要随意透露身份信息、银行账号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个人隐私信息;选择网店要从信誉度、成交记录、评价详情等多方面进行评估,或者选择熟悉的网店,做到货比三家,防范刷单炒信。
二、加强防范,科学慎重购买
要认真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,对各类降价、打折、满减等活动保持清醒头脑。建议提前做好价格记录对比,防范虚假折扣、先涨后降、虚假的满减承诺等消费陷阱。要确认商品是否属于“七天无理由退货”的范围,避免退货争议。
三、仔细验收,防止商品损坏
尽量不要网购急需用品和保质期短的生鲜制品。收到商品时,要仔细验货,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与选购商品一致或符合约定后再签收,商品损毁或丢失可要求赔偿,商品外包装上的个人信息要及时销毁,防止泄露。
四、保留凭证,积极依法维权
要留存商家页面广告宣传、承诺内容截图、聊天记录、购买记录、支付凭证、物流信息等,防止商家删除相关信息后难以恢复、为消费维权带来障碍。
(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、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)